在現今各地政府積極推進招商引資工作開展、集聚社會資本推動產業創新之時,資本招商的強力作用也在不斷凸顯,為此,各地政府通過互相探索和不斷學習先進地區案例,強化基金運營管理和招商團隊建設,發掘因地制宜的資本招商新模式。其中,“合肥模式”是資本招商中最為典型的例子,也是各地重點學習的經驗模式之一。本文基于對“合肥模式”的經典案例及重要經驗,力求探索適宜于新海連集團資本招商及項目投資的新思路和新舉措,為開發區更好發展打牢基礎。
一、何為“合肥模式”
2008年,合肥戰勝武漢、深圳等地,拿下京東方(000725)第6代TFT-LCD(液晶面板)生產線。隨后,2020 年初,蔚來汽車因為現金流短缺正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機之中,最終合肥市政府通與蔚來簽訂了一筆70億元的股權融資,此后蔚來的銷量和股價雙雙暴漲,合肥市在獲得巨大盈利的同時,也成功組建起新能源汽車產業鏈。
這兩次頗具代表性的資本招商活動中,合肥市政府充分展現了自身的“合肥模式”,即以股權投資和風險投資的思維做產業導入,以投行的方式做產業培育,通過成立市場化運作的產業投資基金,服務于招商引資戰略性產業,先大手筆投資基金拉攏企業落戶,后期再將投資所獲股份脫手,翻倍獲利,繼續擴充投資基金,以一筆投資換一個產業,從而達到經濟提升、企業扶持、產業發展“三得利”的結果。
二、“合肥模式”的經驗探討
經過案例分析可以看出,合肥很多時候看起來都在走“險棋”,但其走“險棋”也并非毫無頭緒孤注一擲,更多是基于已有的資源基礎、行情研判及成熟團隊而成,也給各地政府開展資本招商提供了諸多可參考的經驗。
(一)深化校地合作,以科技創新奠定產業基礎
在研究合肥模式的過程中,很多結論是基于它對產業的遠見、敢投以及政策的扶持等要素,但本文認為,合肥之所以能夠找準產業方向、敢于投資項目,離不開其對科研的重點關注,可以認為,早期以豐厚條件和寬松環境吸引中科大落戶合肥,并令其在合肥產業發展過程中逐漸枝繁葉茂、推動開花結果,就是最早的成功投資。
據資料顯示,合肥早期就為中科大“騰地”,并配備暖氣、供電等全面保障,幾乎傾盡全部資源為中科大提供發展通道。雖然中科大落地后,合肥有很長一段周期都處于基礎科研積累時期,但這一段培育期不僅讓合肥在科研領域開始嶄露頭角,也明確了合肥在后期主要投資新信息技術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智能制造等領域,并形成上下游互相補充的成熟產業集群。同時,高校效應也為政府吸收中科大為首的本地20多家高校教授、副教授級別人才,既提高了高校人才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操作水平,又為招商隊伍和投資工作輸送了科學理念和良好素養,讓管理更體現科學性、持續性、系統性。
(二)找準發展方向,以完善全鏈打造產業集群
合肥資本招商是以尊重市場規則和產業發展規律為前提的,投的方向也以“符合產業發展方向、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的新興產業”為主。據了解,合肥的工業制造業在全市GDP貢獻率超過40%,六大主導產業在工業比重達到63.8%,家用電器等四個產業達千億級,各區都有自己的特色產業集群:高新區為生物醫藥、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;新站區為平板顯示;開發區為家用電器、裝備制造,開創了“大項目—產業鏈—產業集群—產業基地”的模式。
(三)集聚人才隊伍,以專業理念布局招商棋盤
作為安徽省會,合肥不僅聚集了優質產業及投資的相關資源,在招商引資人才隊伍建設上也下足了功夫。合肥招商鐵軍在“合肥模式”形成過程中作用巨大,不僅在產業發展、行業前景、上市企業信息、國家及本地政策等方面有著充分的研究,也對招商派駐分隊的數量、資金投入、戰略眼光進行培養強化,更在投資前期的盡職調查、可研分析,建設期間的資金保障、招投標管理、進度規劃,以及投資后期的風險管理、退出機制等方面進行全盤統籌。據悉,合肥常年派駐兩三百支招商分隊,每隊平均約10萬元年度經費,招商分隊全年約200多天在外出差,并基于對經濟效益及配套環境的調研,能對產業行情和數據如數家珍?,F如今,城市群在產業位置上慢慢固化,若干年后會形成很難調整的階層,或許跨領域、創新業將存在于一個更難競爭的處境之中,這就需要前期打造一流的招商團隊,與那些僅表面研究產業、座山吃空的招商團隊拉開距離,形成團隊優勢,從而更好應對未來產業拓展和布局的需求。
三、“合肥模式”帶來的資本招商啟示
本文認為,“合肥模式”確實是非常成功,但該模式是否適用于本地、是否有長遠價值、是否可持續發展,在目前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時,還不能輕易下結論。前文也提過,“合肥模式”能夠發展的關鍵點之一是合肥作為省會城市,集全安徽省資源于一身,也因此在產投上有著一定的兜底能力,對集團而言,開發區雖然也為連云港的重要區域,但可能無法如合肥一般完全實現資源集中。不過相對的,開發區的“三區疊加”也是合肥沒有的優勢,因此,應以資本招商推動重大項目落地,建立“拉一把,扶上馬,管得住,退得出”的良性投資循環。就此,本文提出如下幾個方面思考:
一是配合組建專業招商研究服務團隊。先進地區的成功經驗和省市各級的政策要求,都說明了招引項目投資前期各項盡職調查的重要性。若可以補充專門的財務和法律的機構,組成專業的盡職調查團隊專項服務于招商引資工作,將能夠提升決策的科學性,有效規避或降低投資的風險。
二是深入研究國家產業政策,做好政府招商定位。深入研究國家政策導向,定期對產業進行評估,針對當地優勢、資源情況和龍頭企業的發展,制定和完善合理的產業發展計劃,助力做好產業培育、投資環境的優化和項目的生產環境的完善工作。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,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,優化招商流程。
三是深化“全區一盤棋”意識,建立市場化算賬意識。要樹立全區一體化的“市場化算賬意識”。不僅是經濟賬,因為在算賬過程中還要考慮產業培育、稅收貢獻、就業帶動等社會效益,所以不僅僅是算一個短期的經濟收益賬。但也是經濟賬,因為社會效益說到底還是體現在企業運營的經濟效益上。因此,可探索向上申請設立財政資金、國有企業、社會資本共同參與的產業引導基金,理順投資關系,助力區內產業引導基金做大做強。
四是優化招商考核的獎懲機制。招商考核的獎懲機制有顯著的導向作用,應進一步加大對招商引資的獎勵力度,細化、優化獎勵的兌現機制,按簽約、開工、投產、達效等關鍵時點逐步兌現獎勵,也需適當設置懲罰措施。此外,也可探索在招商團隊中推行“跟投”制度,讓好項目給實干人帶來更多的實惠,更好完成指標任務,避免產生項目扎堆、項目質量偏低、浪費盡調資源的現象。